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益要闻
首都高校助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2023-06-07    来源:北京晚报

  “上门”推荐自家毕业生,“一对一”指导解决学生的求职困惑,构建就业思政育人“大课堂”……近年来,首都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从拓展岗位、就业引导、就业育人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全力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拓展就业新空间

  毕业生有了更多就业机会

  “走出去”访企拓岗,将用人单位“请进来”。近年来,北京高校双向发力,持续落实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同时开展校园招聘,深化校企合作,千方百计开源拓岗,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就业机会。

  “本学期,我们已经举办了25场线下双选会,累计参会企业近1400家,提供岗位8万余个,参与学生一万余人次。”北京工业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晋媛媛介绍说,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万企进校园”招聘活动,学生在校内就能与众多优质企业面对面沟通,投递简历。

  在北京建筑大学,校院领导主动走进重点龙头企业,从毕业生招聘、岗位实习、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对接需求,利用校友、行业和社会的各种渠道与资源,上门积极推荐毕业生,铺设“零距离”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据了解,学校还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住总集团工程总承包部签署“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项目协议,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合作单位开展生产实习,构建“校企实践育人+择才+录用”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当好就业引路人

  多措并举提升毕业生求职能力

  “廖老师,我听取您的建议,向很多位于上海、广州的公司投递简历,终于有所斩获,获得了一家新能源公司的高薪岗位!”北京工业大学城建2023届的小高激动地给职业发展指导教师廖满媛发来信息。小高来自河北保定,一直想在离家近的北京或雄安找工作,迟迟未果后便陷入焦虑。迷茫之中,他预约了学校的就业咨询,指导教师廖满媛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建议他可以拓宽就业地点范围,同时帮助他认清工作定位,个性化修改简历,推荐招聘信息渠道,最终助力小高在上海的一家新能源公司就职。

  在北京工业大学,像廖满媛这样的职业发展指导教师有200余名,学生在线上就能自主预约到“一对一咨询”。此外,学校每月还会设定符合当下求职节点的主题,在每周五开展“师语职言”线上交流活动,邀请导师、专家就考研复试、公务员面试、基层就业等主题进行政策宣讲或者经验分享。

  除了贴心的“一对一”就业指导,一些高校还成立了“就业工作室”,给学生提供“一站式”就业指导和服务。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校依托“C立方”北京市高校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通过“个性咨询(Consult)×特色实训(Coach)×专题培育(Cultivate)”三个立体维度的工作模式,为学生求职提供全过程服务,分层分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精细化需求。中国农业大学依托“种·未来”北京市高校就业指导名师工作室,助力学生们“足不出户”提升求职技能,持续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就业基础能力提升特训营等各类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培训活动。

  讲好就业思政课

  引领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就业关乎国计民生,也是千千万万高校毕业生的“人生大事”。首都高校强化使命担当,将就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政工作紧密结合,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深化就业育人理念。

  北京建筑大学通过搭建学生党支部与北京街道乡村党支部红色“1+1”共建机制,为每个实践团队精心挑选“双导师”,将学校科研优势延伸到首都城乡建设最末梢,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基层的意识。

  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活动,邀请大国工匠、优秀校友、电控铸梦人等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聚焦生涯规划、分享成长历程、弘扬工匠精神。

  北京化工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化工行业、西部和基层等地区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在他们中,有人远赴青海无人区从事盐湖资源利用研发工作,有人扎根新疆教书育人,有人到内蒙古呼和浩特赛罕区艰苦地区从事电力、航空航天等重要行业,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的广阔天地。“我们每一位就业指导老师都时刻谨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用各种方式引导毕业生将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号召和激励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郑艳阳说道。(记者 顾昕昕 王思萌)

  (责任编辑:苏荔荔)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