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益要闻
深刻把握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2023-11-08    来源:湖北日报
       原标题:深刻把握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由此带来的重大变革具有系统性、全面性、长期性,需要深刻把握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不断提高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建设美丽乡村是中国人民的美好梦想
       农为国本,兹为盛。以农立国,是华夏。无论是《尚书》的“敬德保民”,还是《诗经》的“汔可小康”,无论是孔子推崇的“仁政”思想,还是孟子倡导的“民本”理念,都根植于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团结协作、守望相助”的集体意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拼搏精神……务农重本的价值理念,早已内化成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凝聚成中华文明显著的精神标识。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就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初心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现亿万农民翻身得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农民通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实现了全面小康,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朝着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美好图景阔步迈进。
       唯物史观打开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宏阔视野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马克思提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这些经典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指明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决定性地位。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要求无产阶级“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对立逐步消灭”作为自己的重要历史使命,聚焦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推动构建工农互惠、城乡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现实条件。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乡村社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观。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在文化上推动乡村从传统历史叙事的边缘、盲区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心。邓小平同志在强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和立足点时,强调最多的是“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问题更是念兹在兹,殷殷嘱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指明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极端重要性和历史必然性,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合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共同愿望、共同行动。
       构筑优化政策法规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确立了实施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构筑起提升人民福祉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和支撑,持续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久久为功、落地见效。
       同向聚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坚持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领导。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这要求我们不断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发挥“头雁效应”,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持续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把握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需求,既要把握全体农民的共同需求,又要洞察部分群众的个性化需求,避免一刀切工作方式方法所带来的顾此失彼。系统把握人民的整体利益,深入体察人民的生活痛点,在人力物力上加大投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乡村建设成幸福美丽新家园。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等关系,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亿万农民共创美好生活的磅礴伟力。
       坚持农村工作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补齐农业农村工作短板。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强农,加大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构建大农业新格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董意 张友君,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监利市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子规)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