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郓城县南赵楼镇甄庄村山东绿禾集团有限公司看到,自动化灌溉设备喷洒出细密的水雾,在晨光里折射出七彩光晕,152个瓜果蔬菜大棚与80个食用菌大棚整齐排列,工人们戴着草帽穿梭其中,将刚采摘的鲜嫩黄瓜、饱满甜瓜装上冷链运输车,这些带着晨露的新鲜果蔬,将通过山东绿禾集团搭建的供应链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
在董事长张庆涛的带领下,这个曾经以传统农耕为主的村庄,如今已蝶变为现代农业的样板。山东绿禾集团以产业升级为强劲引擎,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力奔跑,不仅书写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深耕农业 夯实产业根基
山东绿禾集团从土地流转起步,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自2015年起,张庆涛多次前往寿光等地学习取经,自掏腰包先后建起50多个设施大棚,并组建农业合作社。此后,他又陆续流转土地2200余亩,建设了152个瓜果、蔬菜种植大棚,80个食用菌种植大棚,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目前,育苗场面积达5万平方米,年育苗量5000万株。”张庆涛告诉记者,通过引进优质蔬菜种子,运用先进育苗技术,严格把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为幼苗生长营造优良环境,培育出的西瓜、甜瓜、黄瓜等蔬菜幼苗,因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抗病性强,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远销北京、上海以及甘肃等地。
产业融合 拓展发展版图
为提升产业附加值,山东绿禾集团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第二产业领域,建成智能化中央厨房,拥有10条熟食流水生产线。中央厨房每日为郓城县城区1万多名学生及乡镇10余个中学食堂提供营养餐,从食材采购、加工到配送,全流程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确保学生吃得健康、家长放心。
同时,山东绿禾集团还涉足供应链服务领域,成立山东博旭供应链有限公司,集销售、采购、仓储、运输、信息贸易于一体,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条。此外,集团利用农业园区的资源优势,发展休闲观光采摘园200余亩,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感受田园风光,促进了农业与旅游、服务业的有机结合。
科技赋能 激发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是山东绿禾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集团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紧密合作,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科企创新联合体” ,在蔬菜良种培育、鲜切蔬菜品质保持技术、预制菜品类开发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及两项蔬菜良种培育国家专利。
在生产环节,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对大棚种植、养殖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精准调控,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养猪场,通过智能化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猪的生长状况、饲料消耗情况等信息,及时调整养殖策略,确保生猪健康成长。”张庆涛说。
履行责任 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绿禾集团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山东绿禾集团带动周边2000余人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致富。
在张庆涛的带领下,山东绿禾集团积极参与乡村公益事业,设立甄庄村基金会,累计筹集资金20余万元,帮助20余名困难学子圆大学梦;他自掏腰包在甄庄村小学创设教师质量奖,激励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使得甄庄小学成绩居全镇前列。
如今的山东绿禾集团,已形成集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餐饮配送、供应链服务、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展望未来,张庆涛表示,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产业升级,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菏泽日报记者 孔博
(责任编辑:苏荔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