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是对未来中长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领性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融合创新,是其中蕴含的生态经济规律的具象表达。只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水青山的“含金量”才会更加厚实,金山银山的“含绿量”才会更加增值,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根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丰富发展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考察足迹遍及神州大地,在多个场合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行了更加深刻、系统的理论概括和阐释。“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等都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意涵,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2017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六项重要原则之一,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对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时至今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为全国广大干部群众乃至中小学生所理解和悟透,同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和认可。
深刻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价值
美丽中国建设突破了对“美丽”仅作为生态环境考量的单一维度,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经济、法治、民生等方方面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影响着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影响着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未来。各地深入探索实践,积极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生态优势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是以生态产业为支柱,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生态产品产业是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的关键纽带,各地主要形成五条路径:“生态+”产业,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业、旅游、工业等传统行业,以淳安“深绿产业体系”、梅河口全产业链融合为示范;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借“丽水山耕”“武夷山水”等提升产品溢价,年销售额均超百亿元;生态赋能绿色产业,依托洁净水源、气候等本底发展数据中心、洁净医药等环境敏感型产业,贵州数字经济占比已逾四成;生态资源权益交易,通过碳排放、排污、碳汇等市场化交易变现生态价值,湖北碳市场成交额率先破百亿元;区域综合开发(EOD),一体设计、实施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开发,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已初见规模,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二是以制度改革为保障,不断促进绿水青山保值增值。各地针对资源禀赋、金融能力差异,以制度创新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堵点。如福建南平“三权分置”改革并设“森林生态银行”,将碎片林地打包流转,实现“资源—资产—资本”递进;厦门建立GEP统计、考核及奖补体系,用生态总值指挥保护与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推出“两山民宿贷”“低碳贷”“富硒贷”等绿色产品精准输血;财政部与生态环境部推动跨省流域横向补偿,截至2025年4月已有24省32流域签约。这些改革协同破解要素配置、利益分配、资金投入难题,夯实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制度基石。
三是以惠民富民为根本,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全民利益相关。生态产品全民共享,各地以村集体、公司、村民多元合作与“飞地抱团”等模式,一体开发山水林田湖草,实行岗位、分红、保底+浮动收益分配,让百姓靠山靠水共富。湖州全域建“两山合作社”,整合碎片资源,发展高端民宿、竹林碳汇,建立农民利益联结机制,2023年城乡收入倍差仅1.57,成为全国差距最小地区之一。
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
一是要在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全面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融入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布局、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全球环境治理中,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建立融合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党政领导绩效考核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和绿色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
二是要把打造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一个统一体。美丽中国不是只要绿水青山,而是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战略目标,特别是《意见》提出了到2035年美丽中国基本实现的战略目标,为打造“绿水青山”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以及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等重大任务,为打造“金山银山”和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实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生态环境科技自立自强等重要任务和举措。
三是要把发展绿水青山生态产品第四产业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产业路径。5年前,笔者在安吉参加了浙江省委举办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理论研讨会,首次提出了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必须大力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建议。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我深刻感受到,对应人类发展的文明形态,无论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其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支撑产业基础,那就是农业第一产业和工业第二产业。对应新时代的生态文明,这个支撑产业就是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呵护绿水青山的必然,也是一二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源泉。作为县级行政单元,磐安县已率先发布《磐安县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这是一个地方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思考实践,期待更多的地方政府加入探索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行列。
四是要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作为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最终成效检验。《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要求,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四全”战略,要求“十四五”深入攻坚,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十五五”巩固拓展,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六五”整体提升,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衡量美丽中国的基本标准是外美、内丽、气质佳,三者是一个整体,不能偏废。外美就是体现美丽中国“颜值”的美环境秀生态,就是体现“绿水青山”的蓝天碧水净土绿地青山蓝海。内丽就是体现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金山银山”,这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核和本质要求。气质佳就是要建立确保美丽中国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因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成效表述,而美丽中国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衡量标准。研究发现,体现绿水青山价值的生态产品总值GEP可以作为美丽中国建设成效的综合量度。核算表明,全国GEP从2015年的60.8万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92.5万亿元,增幅达52.1%。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近10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总之,我们要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遵循,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科学指导美丽中国建设,用美丽中国建设丰富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成果。
(作者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