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益要闻
久久公益节的变与不变 科技点亮善意,每个人都是公益行动者
2025-09-10    来源:公益中国网
       公益中国网讯 9月9日,第十一届“久久公益节”收官。截至24时,1.48亿人参与,见证了 5.3亿件好事的发生。从一碗成都小店的“爱心面”,到一本寄往宁夏的绘本,从微信状态栏的一朵“小红花”,到覆盖381座城市、18.8万个公益点位的“身边公益”地图,善意像河流一样,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静静流淌。相比于2015年的“99公益日”,今天的久久公益节,已经从一次单纯的“捐款发动”升级为“全民参与、多元场景、技术驱动”的公益生态。

       在变化的形式背后,内核却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人们在最普通的生活中释放的善意,那是每一份小小的温度和彼此的守望。

       “捐款”到“多元公益”:让善意无处不在

       今年是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也是久久公益节迈入第二个十年的起点。与早期单一的“捐款驱动”相比,今年的公益节完成了一次理念升级:从“以捐赠为核心”转向“多元公益行动”。

       腾讯公益推出的 “身边公益”地图,让做好事像点外卖一样便捷。381座城市、18.8万个公益点位、855个项目,覆盖全国32个省份。无论是逛商场、去公园、吃一碗“爱心面”,还是走进文博馆扫码守护文物,每一次日常选择,都能顺手点亮一束光。

       “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发现,从线上点击到线下互动,公益已经从偶发行为,变成了生活方式。”这,就是久久公益节“变”的第一步。



9月6日,四川自贡的仙市古镇,老人们用手作小物件摆起了旧物置换摊位

       “小红花”开遍大街小巷:数字公益进入日常

       今年的久久公益节,以 “我有一朵小红花” 为主题。曾经,小红花只是课堂表扬,如今,随之着久久公益节的影响日益扩大,它成了数字公益的象征。

       用户只要完成公益行为,就能在微信状态旁挂上一朵小红花。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感,更是一种温暖的社交互动。今年,有1500万人主动把小红花戴在头像旁,朋友圈、群聊、状态栏,悄悄形成了一条“公益链路”。

       小红花不仅在线上绽放,也开到了线下街角:博物馆门口、咖啡馆柜台、7-Eleven货架、麦当劳餐桌,扫码就能“播种”善意。“小红花”把善意具象化,把公益“游戏化”,让公众感知到帮助别人也能收获快乐。


9月6日,在深圳南头古城的“小红花公益快闪”

       组队捐、云捐书、公益漫游:科技重塑参与体验

       公益,不再是一条“捐款到达机构”的单向通道,而是一场可追踪、可体验、可分享的互动旅程。

       邀请亲友可以一起完成一个小目标的“组队捐”,比如捐一本书、点亮一盏乡村路灯。捐赠后还能实时收到反馈,甚至参与实地探访。而  “云捐书”:捐出的书籍由顺丰、EMS免费上门取件,并实时显示物流状态,让善意透明可追踪。“城市公益漫游”:40多个城市特色公益点位串联起一条条“顺路做好事”的路线,让公益和城市烟火气深度交织,仿佛大家在共同完成一块美丽的拼图。

       这些新玩法背后,是腾讯公益15款数字化工具的支撑:从资金拨付到物资分发,从执行监测到数据反馈,全链路打通,确保每一份爱心高效、安全、落地。



9月4日,一个叫果果的小朋友捐出自己喜欢的绘本,分享给远方的小朋友们

       跨界共创公益生态:让人人都是“行动者”

       今年,久久公益节不再是公益机构的专属舞台,而是一次全民共创的社会协作。

       麦当劳、7-Eleven、绝味鸭脖、CoCo都可等全国连锁门店布设“小红花码”,把公益嵌入日常消费。26所高校发起“小红花久久校园行”,在图书盲盒、献血快闪、文物守护等活动中点燃青年热情。抖音、微博、快手、视频号等平台开启“寻美中国”计划,鼓励创作者用身边的故事讲述公益。截至9月8日,公益短视频总播放量超7.5亿次。

       这种企业+高校+创作者+用户的多维协作,正在让公益从一个“捐赠事件”,变成一场全民的社会实践。



在7-Eleven门店里,顾客通过“小红花码”为特需孩子家庭进行爱心捐赠

       不变的,是善意本身

       今年久久公益节,1.48亿人参与,见证了 5.3亿件好事的发生。从一碗“爱心面”,到一件捐出的图书,再到一次跨城的献血,这些细小却真实的温暖,汇聚成一张善意的中国地图。

       “公益”正在变得更科技、更年轻、更生活化,但它的核心未曾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仍是最动人的情感连接。久久公益节的“变”,是工具、玩法、生态的创新;久久公益节的“不变”,是人与人之间那份发自内心的温柔与善意。

       正如腾讯公益负责人赵国臣所说:“我们希望通过技术,让公益触手可及;让每一份微小的善意,都能找到去处,也能被看见。”

       当公益从“节日”走进“日常”,它不再是一种被动的责任,而是成为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打开地图,点亮一朵小红花,人们聚到一起,让世界变得更好。

(责任编辑:苏荔荔)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