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机构动态
本地力量起来了,乡村教育才有希望
2018-11-20    来源:公益中国网

 

<EMP校友故事栏目>

 

EMP校友故事栏目根据国际公益学院EMP校友的公益经历采写整理。

国际慈善管理EMP是国际公益学院重点打造的培养高端公益慈善管理人才及领袖的课程,世界著名慈善家分享智慧、国际一流师资及研究支持、融汇东西方智慧的“善知识”体系、行动学习、双师辅导、全球资源与实践平台、国际奖学金项目助力深造、EMP校友多元跨界,致力创新性解决社会问题。截至2018年5月,EMP校友累计近400位,平均年龄41岁,95%来自决策层及管理层,26%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26%有EMBA/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硕士及博士占比45%。2018年12月2日,国际公益学院EMP即将迎来18年度毕业典礼。

导语:

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帆认为,阻碍乡村教育发展的首要原因不是缺钱,而是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校长老师、学生及家长的观念。在埋头运作几年之后,张帆报名了国际公益学院EMP课程,同学们都是因为共同的社会价值观、而不是商业诉求走到了一起,共同思考基金会战略、筹款、传播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学习用国际视野分析解决问题。如今,张帆一面做投资,一面做公益,构建一个商业、公益相互促进的小生态。商业上资金的支持对公益机构来说是基础,他也把商业上的创新运用到公益中,还连接了一大批热衷公益的企业和企业家。张帆坚持认为,教育就要以人为本,对乡村学校来说,就是创造出适合乡村孩子的教育。真正好的乡村教育,应该回到它的本源,绝不是简单复制城市教育。

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名气不大。它成立于2008年,但在2013年一份收录了全国4000多家教育公益组织的名录里,竟然找不到它的名字。

张帆

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帆一方面承认,最初几年他们只顾埋头苦干,太局限;另一方面,他也坚持认为做教育公益必须扎根,“根深才能叶茂”,得先在一个地方把渠道做顺畅。

见到张帆是在弘慧北京办公室,这里其实是他创办的投资机构——源慧资本的办公室。张帆穿一件普通格子衬衫,说话不紧不慢,条理清晰。

弘慧基金会的项目至今还没有走出湖南,张帆预计未来在第二个省份落地还需要三到五年。“如果做商业,我一定在全国布几个点;但回到教育本身,走得太快可能无法保证质量,甚至会偏离初心。”他说。

近年来随着追求规模化等商业思潮对公益行业的影响,张帆十分警惕公益机构创始人难以抵住诱惑,“好的教育一定是本地化的。”弘慧正在湖南各地的乡村中学探索一套体系:依靠本校师生的力量及他们连接的资源,实现乡村教育自我造血。

张帆在弘慧项目区走访

1、农民的儿子

1969年,张帆出生于湖南沅陵的大山深处,父母都是农民。

15岁时,他考入县城一所普通高中。后因身体原因复读初三重新参加中考,并考上县城最好的高中。三年后高考,他考入清华大学,相继完成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毕业后,他进入清华创投工作。

2008年,张帆投资的一个商业项目成功上市,为清华创投创造了近10亿元利润,他获得1000万元奖金。两年后,他创办了源慧资本。头几年,他关注医疗、文化、新材料等领域,后来他的投资领域渐渐转向教育。“如何解决教育问题,公益、商业都有施展的空间,两者在不同点发力,殊途同归。”他说。

沅陵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每年考上大学人数虽然不如经济发达地区,但多年下来,在各行各业有所作为的人大有人在。

“为什么家乡依然贫困落后?”

张帆认为,阻碍乡村教育发展的首要原因不是缺钱,而是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校长老师、学生及家长的观念。“只有本地教育力量起来了,乡村教育才有希望。”他说。

2、把投资思维运用到公益中

在2008年获得千万奖金时,张帆拿出300万注册成立了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以山区县域为基本单位,帮助乡村学子和乡村教师的成长。

基金会的公益项目分为“筑梦计划”和“弘道计划”两大体系。筑梦计划除了奖助学金外,还举办乡村训练营、挚友夏令营和城市实践营,通过经济扶助和心灵关怀两方面,陪伴乡村学生成长。弘道计划则关注“教育者”的发展,2017年度,弘道计划开展了乡村校长美国游学、优秀乡村教师激励等项目,直接受益教师达到1101人次。

“这一系列项目的探索形成了一个闭环,很多工作都是通过弘慧学子运转起来的。”张帆说,除了当志愿者,还有弘慧学子回到家乡当老师,2名学子进入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

基金会成立以来,每年项目学校、受助生人数都有所增加,新项目也在不断推出,每年支出增长在30%左右。

2013年,张帆意识到,如果未来基金会收入只靠筹款,压力会比较大。他和另一名弘慧发起人定向捐本金设立弘慧成长基金,计划共捐赠3000万元,用于基金会的长期投资。投资收益一半用于开展基金会公益项目,另一半则继续投资。

截至目前,弘慧成长基金已配置了22个商业项目,对外投资总额达到2400万元。

在张帆的设计中,每个商业项目配置资金最多不超过200万,而且企业家必须保证本金安全,对本金承担连带责任。“分散配置,一方面不想给企业家太大压力,对企业家本人来说也是承担了一份社会责任。”

张帆说,弘慧成长基金最大的价值不是收益,而是连接了一批企业家,彼此形成共同成长的陪伴体系。弘慧成长基金连接的企业中,80%已成为弘慧的公益伙伴。“这些企业都是创业公司,将来做大后可能会有更大的公益诉求。”

乡村校长美国游学

3、适合乡村孩子的教育

2010年以前,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没有一名全职工作人员。

当时张帆觉得每一分钱都应该花到孩子身上,靠几名理事和志愿者就能维持基金会日常运作。他们盯着项目具体落实,却很少思考基金会战略、筹款、传播等宏观层面的问题。

“埋头做了几年后,我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学习交流、打开眼界的内在需求。”张帆说。2015年国际公益学院成立后,他一直关注学院动态。他感兴趣的是,这是一家专门培养公益慈善管理人才的学院,学员是因为共同的社会价值观、而不是商业诉求走到一起。

张帆报名入读了国际慈善管理EMP2016春季班。“学院的课程教给我用国际视野去分析一些问题。我还遇到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如果没有这些连接,这个社会的生态有的地方我是看不到的。”他说。

在他看来,与商业上的MBA班不同,EMP班更加注重使命和价值观,这是公益的内核,也是EMP的价值所在,“大家因为灵魂相通才聚集到这儿。”

如今,张帆一面做投资,一面做公益,构建一个商业、公益相互促进的小生态。商业上资金的支持对公益机构来说是基础,他也把商业上的创新运用到公益中,还连接了一大批热衷公益的企业和企业家。

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核心理念曾改过一个字,由“弘道致远,慧智育才”改成“慧智育人”。当时张帆已经认识到,弘慧本质上是一家教育机构。教育就要以人为本,对乡村学校来说,就是创造出适合乡村孩子的教育。

现在很多农村学生的父母、爷爷奶奶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什么活都不用干。在张帆看来,这种教育观是以城市为中心。真正好的乡村教育,应该回到它的本源,绝不是简单复制城市教育。

(责任编辑:徐小刚)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