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益要闻
骗子盯上精准扶贫 认清四大套路防中招
2019-04-08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 张静雅)近日,北京、广东、辽宁等地公安机关先后侦破了“精准扶贫”“北斗共享联盟”“中国梦想起航基金会”等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件。目前已抓获犯罪嫌疑人36人,冻结涉案赃款273万元。这些案件都以“精准扶贫”作为噱头进行诈骗,诈骗手段更是套路重重。国家扶贫办对此进行提示,并针对此类诈骗总结出四条“特点”。快看看,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骗局!
 

       案例一:
 

       骗子通过虚构“只要加入某官方‘微信群’,并支付20元的照相费用和90元的精准扶贫上岗证办理费用,即有机会获得国家提供的精准扶贫款”等信息,来忽悠受害者加入所谓的“**精准扶贫储备库”。进而要求受害者交纳各项费用,一旦收到费用,便立即解散该群或将成员踢出群。
 

       案例二:
 

       骗子虚构消息,“150亿元‘中华民族资产’被冻结,需要每名会员上交2.4元就能拿走30万元‘扶贫资金’。”会员被忽悠交款。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诈骗一般金额较小,大多数受害者都会选择付款。
 

       对此,国家扶贫办发出提示,精准扶贫是一项标准明晰、程序严谨的扶贫政策,从申请、评议、审批再到落实政策,都有严格的流程,不是单凭银行卡信息资料就可以享受资金扶持的,所以通过微信群交会费即可简直是天方夜谭。
 

       谨记精准扶贫诈骗的4个特点,就可以轻松分辨信息真假:
 

       1.想被“精准扶贫”先加入微信群
 

       在此微信群里,一些自称工作人员的会员对成员都以家人称呼,如果有不同意见及质疑就会踢人。群主还为成员勾勒“大饼”。
 

       2.打着“扶贫”旗号售卖产品
 

       给农民便宜安装净化饮水的机器,一些农民以为这是国家扶贫政策,就没有任何防范。
 

       3.以“扶贫”的名义给农民建房子
 

       不法分子请了施工队,像模像样地在农民的宅基地上盖房,说是扶贫的项目。
 

       4.骗取贫困户存折和密码
 

       骗子冒充镇干部、扶贫干部、银行工作人员偷换存折。
 

新京报记者 张静雅


(责任编辑:徐阳)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