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机构动态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为藏区百姓祛除地方病 医疗扶贫,祛病还得拔根
2019-08-21    来源:中国社会报

  “我是骨科医生,我就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根治好这个病,最大化地实现我的价值。” 8月13 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林剑浩告诉记者。当天,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西藏自治区洛隆县大骨节病承接社会服务试点项目在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举行了出征仪式。

  作为2019 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立项项目之一,该项目由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刘伟与林剑浩带队的医疗团队出发前往洛隆县,为当地大骨节病患者义诊,采集病情数据、进行必要的基础诊疗以及筛查需接受手术诊疗的患者,为日后进一步治疗做准备。

  一则医疗扶贫新闻,让公益团队走进昌都

  林剑浩是西藏昌都地区大骨节病社会服务试点项目的发起人。

  2015年,林剑浩发现身边有人开始做公益,他也想利用自己的专长做点什么。第二年,林剑浩在飞机上看到一则新闻,某医疗团队走进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开展医疗扶贫。“我也要做点事儿”的念头再一次被点燃,加入医疗扶贫大军的念头在他心里已经是刻不容缓。

  西藏昌都特殊的高原气候导致该地区儿童手足畸形患病率远高于其他地区,但因医疗水平、医疗设施、经济条件等原因,孩子们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

  林剑浩随即联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姚宇,俩人一拍即合。经过深思熟虑,大骨节病的重灾区西藏昌都被确定为医疗团队的扶贫点。

  当地群众从不理解到接受,再到打成一片

  大骨节病是西藏的常见病,而洛隆县也是大骨节病重灾区,目前全县总人口5.7万人,有超过3000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大骨节病,患病率超过5%,是全国大骨节病重点监测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李虎告诉记者,初到昌都,因当地情况不熟悉,医疗团队遇到了一些困难。怎么办?就这么打道回府吗?慈善事业刚刚开始,我们不甘心,就在村里转悠,研究当地人的吃穿住行,看看能否找到发病原因。

  看到有人在割青稞,李虎和队员们也想帮忙,语言不通,就用身体语言交流,连比带划,和藏族同胞一起割了几天青稞。

  藏族同胞看到了医疗团队的诚意,渐渐接受了他们,很快打成一片。

  基金会申请中央财政支持,解决扶贫医疗团队资金难题

  林剑浩这样定义自己的医疗团队:“听政府指挥,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

  “三区三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2018年以来,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鼓励支持留学人才发挥智力优势,先后4次派出工作人员随医疗专家团赴藏调研和支持开展多指畸形手术等公益活动。通过开展医疗援藏工作,助力提升昌都地区医疗水平。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曹卫洲指出,基金会在国家重点贫困连片区洛隆县开展公益医疗扶贫项目,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解决当地“因病致贫”问题发挥作用。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庄亮告诉记者:“今年,洛隆县大骨节病承接社会服务试点项目申请到中央财政80万元资金支持,基金会配套20万元,总共100万元致力于诊治洛隆县大骨节病。”

  据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项目办负责人介绍,2019年是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的第8个年头,旨在通过项目执行,引导广大社会组织进一步树立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意识,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用好自身优势,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发挥社会服务作用,展现示范效应,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脱贫攻坚、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大腕儿”进藏带徒弟,在家门口把病治好

  “什么都怕,啥都干不了!” 昌都市位于西藏东部,处在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医生也不例外。

  “意外状况不是没遇到过,我的一些学生很有热情地加入了医疗团队,结果刚到昌都就出现了明显的高原反应,被迫退出项目。”林剑浩说。

  昌都市副市长卓嘎表示,医生是神圣的职业,人才培养是关键,未来昌都要培养本地的医疗专家,打造藏区医疗卫生公共服务高地。

  针对如何更好地为当地培养医疗人才,姚宇提出:“我们要打造新型的师徒关系,经组织部门把关筛选,让医德高尚的一流专家学者带出藏区专业的医生徒弟,更好地服务藏区百姓,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通过自力更生,为自己的藏族同胞服务。”

  那么,顶级师父来了教什么?林剑浩说:“我不教最顶尖的技术,但手把手教最适合当地实际的技术,实实在在解决当地问题。”

  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队长、昌都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魏东认为,师徒关系包含了一种责任,这种责任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一步,地方将积极配合医疗团队在昌都开展师徒关系模式的创新探索,让优良资源有效下沉,努力做到“祛病拔根”。

  地方政府整合资源,让更多百姓受惠

  医生可以加班多做几个手术,但消灭一种疾病,依靠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公共医疗卫生事业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综合各方资源。

  8月16日一早,医疗团队前往洛隆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活动,并在现场给每位患者提供了免费药品。

  据了解,医疗团队去年已从600多名患者中筛选出252例需要做手术的案例,此次试点项目重新拍片筛选,选出30名高度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在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后,最终确定首批手术的患者名单。

  中共洛隆县委书记吴剑说:“地方病的防治,我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缺资金,更缺人才,我们希望这个项目可以持续地做下去,解决更多病患的痛苦。”

  “今年,医疗团队与我县签订了为期五年对口支援合作协议,截至目前,累计义诊群众3200余人次,开展业务培训110余人次,发放各类药物价值15万余元,为全县大骨节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林剑浩等专家的指导帮助下,我县初步实现了新发病人基本控制,现症病人规范治疗,大骨节病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多次被评为区、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为全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强保障。”吴剑说。

  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项目办相关同志在洛隆县人民医院现场了解了大骨节病的发病情况,并对林剑浩医疗团队所做的公益事业表示肯定,洛隆县大骨节病承接社会服务试点项目确实给当地百姓解决了实际问题,将持续关注项目的进展情况。

  接下来,考虑到医疗成本的问题,林剑浩建议当地在昌都市人民医院设立手术点,让更多百姓能够受惠。

  ■ 记者手记

  6个多小时的山路,颠出3万多步

  在公益大热的社会环境下,人人可公益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通过捐赠步数,让老百姓通过走路也能做慈善,而这3万多步不是走出来的,但是颠出来的。

  路险在昌都。走最烂最险的路,扶最艰最难的贫。路艰,磨灭不了专家们的热情;路险,阻挡不了专家们的决心。

  从昌都市区到洛隆县要开6个多小时的山路,吃饭没点儿对医疗团队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进藏第二天,林剑浩嘴上就起了水泡。问他第几次进藏,他停顿了好久才回答,因为太多次,自己已经记不清了。

  “平均每年七次左右吧。”林剑浩回答得轻松,却震惊了当地政府领导和医院的同行。这个数字让他们看到了医疗团队的热忱。

  项目自2017年首次进藏至今,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涉及十余家医院的专科医师。

  医疗扶贫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而不懂医术就不能扶贫吗?答案当然不是。此次昌都之行除骨科专家之外,还有基金会负责人、律师和年轻企业家。他们利用自己的专长,让昌都之行更为顺利。而我,也荣幸地成为大骨节病承接社会服务试点项目的一名志愿者。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8.21)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