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扶贫 慈善 责任 养老 儿童 教育 捐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公益要闻
这十年,我们迈向考古强国的足迹
2022-10-09    来源:光明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考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考古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就考古工作发表重要讲话。2021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文物领域规划首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2022年4月,国家文物局发布《“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考古工作定位更加清晰,目标任务更加明确,考古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取得重要成果。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们浏览中国考古这十年取得的成就,撷取其中的几个片段,以期折射出——

  这十年,我们迈向考古强国的足迹

  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 王笑妃

  【守望家园】

  对于考古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黄金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波涛涌动的海疆,到白雪皑皑的塞北;从一马平川的草原,到沟壑纵横的山区;从雪域高原到鱼米之乡,从中原腹地到大漠戈壁,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陆续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丰硕,深海考古实现“零的突破”,在基本建设考古中抢救保护大批珍贵文物,考古工作为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十年,中国从考古大国迈向考古强国的步伐扎实稳健、铿锵有力。

  甘肃白石崖溶洞遗址古DNA分析沉积物样品的采样 资料图片

  手铲释天书 厘清文明脉络

  何以中国?知道从哪里来,方知向何处去。“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每位中华儿女都曾有屈原一样的好奇,悠久的中华文明何时形成,与其他文明相比,起源、发展之路有何特点?

  十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成果多点开花、繁星满天,中国的历史轴线不断被拉长。

  这十年,考古确认了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明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文明。扎实严谨的考古成果打破了西方学术界对“文明标准”的话语垄断,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由11条人工堤坝和山体组成的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成熟水坝系统;高度发达的稻作农业,又为以制作精美玉器为代表的专业化手工业提供了经济支撑;而以用玉制度为核心的礼制则表明这里已经出现阶层分化、权力分配。这一切都向世界昭告:良渚社会已从荒蛮的史前期踏入文明的社会,“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并非传说!

  南海I号出土的金璎络胸佩 李韵摄/光明图片

  这十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不断地探索,考古人用手铲诠释了区域文明的涓涓细流是如何百川归海,最终形成中华文明的。

  中华大地的文明之光并非良渚一处独亮,还有牛河梁、凌家滩、双槐树、石峁……从西辽河到长江中下游再到黄河流域,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距今5300年前后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如同满天星斗,共同光耀着世界东方。而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以二里头为代表的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其文化影响力向四方辐射,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这十年,“考古中国”的边疆考古成绩斐然。新疆和青藏高原地区的遗珍不断被发现,新疆石城子遗址、北庭故城遗址,西藏玛不错遗址、当雄墓地,甘肃白石崖溶洞遗址、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等考古成果,为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古代人群迁徙、史前文化发展与环境变迁等研究提供了关键证据,在汉唐军政建置体系、高原丝绸之路及南亚廊道等重要课题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还原中央政府有效治理和管辖西域的历史,提供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历史见证。

  这十年,8800余项考古发掘项目,用丰富、翔实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实证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

  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出土的龙山时期玉冠饰残片 资料图片

  科技溯根源 解读文明密码

  今年三星堆遗址的考古现场“科技感”十足。一排连体的玻璃房子搭建起高科技加持的“考古方舱”,考古工作者在里面身着防护服,通过多功能考古操作平台,在可升降可旋转的工作台上“悬空”发掘;声光电智能化设备实时传输文物信息给专家,进行线上“会诊”;最新的环境调控系统保证了发掘舱的恒温恒湿;有机实验室、无机实验室、应急分析实验室、微痕应急保护实验室等被搬到考古现场,实现对文物第一时间的保护与研究……30余家单位组成的多学科专业团队携手,田野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开创了新时代考古工作的新模式。

  这十年,从传统的“手铲释天书”,到各种“黑科技”大显身手,科技成为考古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考古技术装备不断升级“上新”,考古研究领域不断跨界“出圈”,科技深度参与考古田野调查、勘探、现场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分析、文物保护的全过程中,多学科协同“作战”的趋势与效果日益彰显。

  西藏吉隆贡塘王城遗址 霍巍摄/光明图片

  深陵变高谷,沧海化桑田。史前的二里头地区山川湖海何貌?科技考古拨开三千多年前的超大型都邑二里头的云雾和谜团,还原数千年前的生活场景。通过环境考古,学者们推测出当时的二里头,北依邙山、南傍伊洛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民以食为天,动植物考古勾勒出二里头居民的食谱:肉食以猪肉为主,主食以小米为主;手工业考古发现,当时金属器和玉器的专门性技术更加完善,已出现贵族专用的陶器生产部门。

  这十年,跨学科研究、多学科携手已成常态。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体质人类学等前沿学科纷纷与考古“联名”,考古材料科学、分子生物考古等分支学科不断壮大……科技助力考古向精细化、纵深化发展,多维度解读古人留下的信息。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神人头像 资料图片

  水下觅明珠 打捞沉没文明

  百年前,清末中日黄海海战爆发,北洋水师中被誉为“亚洲第一巨舰”的定远舰受损搁浅后,为了不落入敌人手中,毅然选择自爆,在硝烟中壮烈地沉入大海。百年后,为了接定远舰回家,水下考古人用了三年时间,每天迎着晨曦出发,背负近30斤的装备下潜,终于拨开重重泥沙,打捞出定远舰的铁甲残骸,这段悲壮辛酸的历史也被一同唤醒。

  西沙珊珊岛水下考古 资料图片

  这十年,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等甲午海战沉舰相继被发现,开创了中国海域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的先河,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水下考古调查发掘方法;伤痕累累的铁甲残骸,警醒着人们以史为鉴,勿忘面海而兴、背海而亡的道理。

  中国是海陆兼备的文明古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洋国土,内陆也遍布河流湖泊。沉船、古城址、码头……先民创造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如粒粒明珠散落水底,水下考古承载着打捞沉没的文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之重担。

  这十年,水下考古扬帆出发,开辟新航程。2019年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专用船“中国考古01”交付使用,我国水下考古装备设施水平已居世界前列;这十年,深海考古实现零的突破,借助“深海勇士”号载人潜器在西沙实施了首次深海考古调查。我国水下考古一步步实现由浅海向深海的挺进。

  这十年,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的港口遗址考古和沉船考古成果频出。

  从1987年在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偶然发现,到水下调查、整体打捞、全面发掘,“南海一号”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再到世界前列的发展历程。这艘距今八百多年的宋代沉船,出水文物总数超过18万件,被誉为“海上敦煌”“水下殷墟”。从“水密隔舱”技术彰显宋代造船业的发达,到船上的人类骸骨提示南宋时或已出现外籍水手,再到船上为打发时间用鱼骨制作的工艺品还原古人的海上活动……“南海I号”沉船考古为研究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商贸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这十年,水下考古区域调查、发掘及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从长江、鄱阳湖等内水水域,到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再到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海岛,逐步摸清我国水下文化遗产状况,研究领域从沉船向港口码头、海防、航海技术等扩展;人员队伍和机构建设不断加强,2014年我国拥有了专门、独立的国家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机构——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0年又在水下中心基础上组建成立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大幅度增加人员编制,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水下考古的“深潜者”。

  考古走出去 放眼世界文明

  9月的费尔干纳盆地炎热干燥,沙漠和绿洲交错间,是二十余座神秘的丝绸之路古城。明铁佩遗址是乌兹别克斯坦距我国最近的古城址,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遗迹现象也十分丰富,被誉为“丝绸之路活化石”。

  2011年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出一支队伍,成为走出国门的第一支“国家队”。他们与乌兹别克斯坦同行组成联合考古队,在8年时间里,揭示了该地区汉晋时期丝绸之路沿线大型城邑的基本格局,充分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交流、族群迁徙、思想交融和文明互动。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对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时,接见了联合考古工作队的中方人员代表,高度评价了中乌合作考古项目成果。

  2015年,在中美洲的丛林深处,携带热带病毒的蚊虫、毒蛇都无法阻止中国考古人探索世界古老文明的热情。中国考古队在玛雅文明的核心城邦——科潘遗址,通过第一手资料,寻找破译玛雅文明兴衰的新线索。遗址出土了与中国龙首酷似的羽蛇神头像和怀抱玉兔的“月亮女神”雕刻,这些中国和玛雅文明之间的相似性,开启了中外古代文明比较研究的新课题。在与其他文明对话中,中华文明的特质也更加明晰。

  这十年,作为人文交流、文明互鉴、连通民心的“金名片”,中国考古的“朋友圈”不断扩大,紧密围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主题,积极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合作。目前我国已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40余项联合考古。

  这十年,从非洲肯尼亚海滨,到蒙古高原的草原;从古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古城,到中美洲丛林中失落的玛雅文明古城;还有印度、孟加拉国、柬埔寨等国的宗教寺庙和遗址,中国考古步履不停地深入古代文明核心地区,探索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不同道路,为“一带一路”提供学术支撑。这十年,中国越来越频繁地参与世界考古学热点讨论。人类起源和现代人起源,埃及文明、玛雅文明等世界古代文明考古,丝绸之路相关的重要港口遗址考古、古代族群考古、重要古城考古,佛教考古等诸多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都是中外合作考古研究的内容。

  十年长征,万里纵横。中国考古敢于走出去、能够走出去,源于中国考古的底气。中国考古学者深厚的学术底蕴、独树一帜的发掘技术与方法、大遗址考古等先进理念及吃苦耐劳的“莫高精神”,受到国际考古学界的称赞,中国在国际考古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

  考古人十年辛苦磨一剑,换来现代考古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新时代考古人将继续述粹言,续绝学,持正论,辟新径。中国从考古大国迈向考古强国的步伐扎实稳健、铿锵有力!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9日 12版)

(责任编辑:苏荔荔)
阅读排行